到2020年,深圳將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未來,深圳將繼續推進公共服務、城市治理、營商環境等領域的改革和創新。這是記者12月4日從 “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通報會”上獲得的信息。
市經貿信息委、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委、市衛計委、福田區政府、寶安區政府等分別分享了智慧城市建設情況。
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國內領先。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7》,深圳信息社會指數(ISI)達到0.88,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中已連續4年位居第一,并且是國內率先進入信息社會發展中級階段的城市。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聯合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最新發布的《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中,深圳智慧城市發展水平達76.3,位居全國第一。
深圳積極探索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深圳將在未來三年實施高速寬帶網絡工程、全面感知體系工程、城市大數據工程、智慧城市運行管理工程、智慧公共服務提升工程、智慧公共安全體系工程、智慧城市治理優化工程、智慧產業發展工程、網絡安全保障工程、標準規范保障工程等十大工程,重點推進一批解決民生、治理痛點問題的重大項目,如精準政務服務、智慧醫院、智慧城中村、深圳人才地圖、雪亮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安全監測、智慧多功能桿、打通數據共享、數據立法等。
未來,市民獲得感將不斷提升:無論是身份證、駕駛證,還是社保卡、圖書證、銀行卡,只要是市民實名辦理的各類證件都可合成一個賬戶,市民即可快速便捷辦理各類事項和享受各類服務。此外,市民辦事可從統一APP入口獲得所需的服務,用戶畫像建立之后還可以主動精準推送服務信息。
深圳營商環境水平將更優化:企業無需重復提交各種證明材料,不見面辦理、秒辦將成為現實;企業可方便地獲得政府開放的數據和軟件開發資源進行創新,也能享受“一站式”創業服務。企業的社會信用代碼+數字證書就是“通行證”。
城市治理能力將更加科學:政府管理者可以像繡花一樣,開展更加精細的城市治理。深圳城市的運行態勢可以隨時被感知,小到感知城市局部區域的人流快速聚集,大到通過大數據感知城市運行態勢和經濟運行態勢、城市某區域發生災害風險指數等。
來源: 中華建設網